出国留学,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很光鲜亮丽的经历。
可能是源自朋友圈一张“晒”出来的吃喝玩乐的照片,又或者是,留学简历像是“走”在镀金的康庄大道上。
(留学的日子也在锻炼自己加速成长)
但别忘记了,留学的背后还有一段段不为人知的辛酸史。只有负重前行的人,才能学有所得,特别是听到很多出国留学同学们都会说,留学生活真的逼着自己长大。
如果把教育看做是一项长远的投资,那么留学经历所能收获的,不只是学历和工资卡里的数字。
因为在人生的经历上,留学的这段时间都是作为未来成长的基础。而留学的生活或许是孤独的,但是却又在努力成长和变化,努力追上和同龄人的差距。
总体来说,出国留学,只是给自己多一种选择人生的机会。
下面来介绍一位在美国留学的Harry同学,Harry同学高中、大学都在美国读书,目前是一名美国大二在校生。
Harry同学从青葱好奇的15、16岁,到丰盈成熟的20岁,他在美国度过了青春期中最重要的几年时光。那么他在美国的留学生活又是怎样的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:
在美国留学的一天
时间:7点05分
“滴滴滴~滴滴滴~滴~滴滴滴…”
伴随着标准的苹果手机催命般的闹铃,我条件反射般的从床上反射而起。
昨晚因熬夜肝论文,今早极度疲惫,即使经过一晚的休息,依旧感觉身体被掏空。然而,大脑早已不许我再有任何的回味与拖延,因为接下来的时间,是属于崭新的一天。
我速度起床,刷牙、洗脸、热牛奶、冲麦片,这些动作一气合成,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。
做完以上这些,我便走出公寓(宿舍),小跑去公交车站。
时间:7点55分
一路畅通到达教室,我就随意找了个座位坐下。
尽管是早到了,教授还没来,教室却已经人声鼎沸。
当时选这门课呢,我可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的,拼的不仅是按下“确定选课”的那一瞬间的手速,更是屏幕背后每个学生的心理博弈。
这里不得不说,我就是那个在人群中脱颖而出,顺利的将这门课纳入自己的课表中的人。(此处应该有掌声....)
毫不吹嘘的说,能够踏入这间教室的人,就是一份傲人的谈资。
在美国上课,分为:讲座课(lecture)、实验课(lab)和讨论课(discussion)。
一般每个课程都有讲座课,教授会在那天讲授新的知识,讲座课是在大的教室完成。之后会根据具体课程的不同,去上实验课或者讨论课。
在这两种课程上,通常学生会在一开学就被分入不同的组,由助理教授通过发现与引导的方式,进行更细化的讲解或是进行实验和讨论,从而对教授所讲的内容有更深的体会。
另外,在美国上课氛围很轻松。
上课回答问题不用举手,也不用站起来,直接提问就好啦。
有时候教授讲完一个知识点,学生可以直接接话或者问问题啦!唯一不足就是,很容易因为一个问题吵起来,反而耽误了教授之后的课程安排。(课堂纪律还是要维持的啊...)
课堂结束后,教授公布下课的一瞬间,我就马不停蹄的奔向了下一个教室。
时间:12点30分
在经历了上午两节课的洗礼,总算到了一天中最让人期待的时刻。我在拥有全美第一食堂的学校,每天的午餐都让我垂涎三尺、望眼欲穿...